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,使用货币的历史已有五千年之久。可随着网络快捷支付的普及,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机会越来越少,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,对人民币的面额、物品的价格感触不深,为了践行“双减”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改革,让孩子们体验生活中的数学,郑州新徽维纲学校小学部一年级开展了“认识人民币”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。
人民币 我会分
在老师的带领下,同学们了解了人民币的起源、发展和演变,不仅对人民币有了价值的概念,还通过人民币背面的图案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,拓宽了视野。在了解人民币的面值、单位、进率的过程中,大家还认识了很多汉字呢!
商品价格 我会认
“生活即教育”。人民币最直接的用处,当然就是用来买东西啦!在班级里,我们组织了模拟购物活动。在家长的帮助下,孩子们收集家中的小玩具、零食等等,给物品标出合理的价格,带到班级里创建自己的小小杂货铺。活动中,同学们化身为一个个“小顾客”、“小营业员”,亲身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,从课堂走向社会,走进生活,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
付钱找零 so easy
在欢乐购物街这个极具趣味性的购物场景中,孩子们不仅可以变身小小售货员,还可以随心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购买,把枯燥的货币换算变成饶有兴趣的社会交往,在每一次购物体验中理解数量关系,完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。
学习人民币的基本知识,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,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实践证明: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,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;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,数学才是活的、富有生命力的。